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五十章 地狱厨房(2 / 3)

作品:《国潮1980

这才让他的坛宫饭庄显得有品位,有格调,既让国人震惊瞩目,也颇受外国人的欢心。

所以宁卫民认为,如果再做细一点,好好抓抓菜品的外形也是很有必要的。

拽句文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要能把人家的本事都给学会了,再结合咱们自己的优势,坛宫饭庄的菜肴不就更完美了嘛。

没说的,内功外功都够硬,就是双项加分啊。

到时候宰洋鬼子的外汇,当然也就更得心应手,名正言顺了。

应该说,宁卫民的如意算盘,绝对已经打得够精道的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他毕竟不是专业厨师,对于烹饪的相关情况所了解的还不够多,也就有了局限性和偏差的预计。

要知道,法餐可是西方世界公认的第一大菜系啊。

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就如同鲁菜作为中餐唯一原生菜系,是咱们国内八大菜系的扛把子一样。

法餐的精髓,可不仅仅限于外在形式的讲究上。

烹饪之法之多,菜色之丰富,虽然还比不了中餐,却是西餐之最,别有独到之处。

更何况马克西姆餐厅为开拓共和国的市场,最初聘来的三位外籍大厨也非泛泛之辈。

每个人都是法国餐饮届相当知名,颇有资历的人物。

其中的西饼房厨师长拉方丹,三十六岁,曾给法国爱丽舍宫服务过的资深甜点师。

他的手艺,颇受曾于1980年访华的法国总统瓦来里·吉斯卡尔·德斯坦的青睐。

而担任行政副总厨勒戈夫,别看年纪仅有二十六岁,可天赋惊人。

受聘赴华之前,他刚刚凭借自己的创新菜品,为巴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餐厅打响了名号,摘下了一颗米其林星星。

此外,勒戈夫还是法国享誉全球的厨师乔尔? 卢布松的弟子,曾经有幸追随这位名厨学艺三年。

乔尔? 卢布松又被誉为世纪主厨,传奇星厨,六十三岁的时候管理着全世界十六家餐馆。

其人传奇性在于平生摘下过米其林的三十二颗星,是全世界公认的摘星总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

最后一位行政主厨名叫多米尼克。

四十三岁的他,作为厨房大拿,不但年纪大,资格老,来头也最大。

因为他不但先后受聘于两家米其林三星的餐厅,担任了多年的行政总厨,而且还是法国餐饮学会的会员。

法国餐饮学会(Académie aire de France),又称法国名厨学会,由瑞士名厨、《烹饪和食品卫生通用辞典》作者约瑟夫·法夫尔(Joseph Favre)于1883年创立。

那是世界最古老的餐饮和糕点学会,会员均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厨。

申请加入十分艰难,至少需要九年以上在法国从事厨师的经验,以及在餐饮业有杰出的贡献等要求。

同时还需要用一年时间通过各种审核及决议。

所以这个学会在全世界的会员不足千人,且多数都是米其林认证餐厅的主厨。

说白了,这个学会太难加入了,也太了不得了。

在全世界餐饮届的地位,就相当于金大侠的武侠里所有名门正派中,少林和武当的地位。

那想想吧,这么牛的菜系,又是这么牛的大厨。

再加上坛宫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卖正宗宫廷菜的饭庄,也是中餐的翘楚,。

宁卫民所派来的厨师也个个是优中选优,是经过不少名厨亲手调教过的肯勤学苦练的主儿。

这两好碰两好,两种博大精深的餐饮文化对撞,其产生的碰撞反应,那是何等的惊天动地啊?

要打个恰如其分的比喻。

那是原先只以为是弓箭与弩箭的碰撞,结果实际上是核弹撞氢弹啊。

总而言之,双方都失算了。

宁卫民既有点轻视了法餐,那几位法国大厨也不够重视中餐的厨师。

那么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中西文化存在严重隔膜的年代。

自然而然,一场所有人都没有料想的饮食文化大冲撞,就在马克西姆餐厅的后厨里发生了。

而由此引发的好戏,以及重大影响和奇妙的后果,更是所有人都没法提前估量到的。

至于具体经过,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应该承认,马克西姆餐厅的这三位法国大厨,对于中餐都抱有不小的成见呢。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傲慢和自信,以及对法国中餐的不好印象。

是的,法国也是有不少中餐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