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道天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06章 立法之本(3 / 3)

作品:《汉道天下

只要不违背这个目标,适当的加大投入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这就像投资一样,如果一分投资能带来两分效益,为什么不投?不仅要投,而且要加大投入。只有当投资超过可能带来的效益时,才需要考虑控制投资,以免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时,刘协意味深长的提了一句,就像当初邓太后扩建太学。

邓太后扩建太学,增大了朝廷开支,却不能发挥太学生的价值,反而让交游、议政之风盛行。太学生不治学,整天忙着互相吹捧,高谈阔论,甚至聚众闹事,影响朝政,那就是投资失败的先例,后患无穷。

这样的事,不能再出现。

高柔深以为然。

刘协随即下诏,命零陵各县选派与执法有关的官员,轮番到郡治来接受培训,为期三个月。争取一年时间内,对所有人员进行一次教育,并从中挑选适合深造的人,筹建律学堂。

之所以从在职的官员开始培训,除了能立竿见影的提高施政效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零陵郡的教化推广太慢太迟,识字的人很少。但凡能识几个字的,大多已经在郡县为吏。那些没什么机会入仕的人既没有条件,也没有意愿去读书。

有这时间,进山采点药材、猎点野物不好吗?

所以,在高柔负责培训官员、筹建律学堂的同时,刘协还要为另一件事做准备。

振兴工商,创建县学堂,普及教育。

人才是基础,连字不认识,还谈什么发展。

而在普及教育的同时,想办法提高生产力,提振经济,让更多的人脱离简单的农牧渔生产,也是必备途径。

如果不能致富,读书就没有动力。

所谓读书为明理,只是少部分人的追求,不可能是绝大部分普通人的信仰。

对普通人来说,读书首先是为了穿衣吃饭,穿更好的衣,吃更好的饭。

所以,高柔在招收学员的同时,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

对之前被抓的地方豪强进行审讯、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