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靠山,来自基金会的意外惊喜!(2 / 2)

作品:《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

一时间,肖恩脑海里思绪万千,各种可能性和猜想不断涌现。

直到外面传来约瑟的呼喊声才将他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连忙推门走了出去。

“老大,迎接的人已经来了,您.”

约瑟刚想提醒肖恩换上一身更得体的衣服,但看到他已经以如此盛装出现在面前,不禁愣在了原地。

嘶。

在抱大腿这件事上,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他才刚刚有个想法,肖恩却已经全副武装准备就绪。

“走吧,我们是该摆正心态,去看看老朋友了。”

肖恩轻咳一声,侧身闪过约瑟,顺着通往一层的舷梯走去。

此时,商队已经抵达了警戒墙的正门处,正由封天民吩咐人打开大门。

好巧不巧,最开始警戒墙的宽度正好采用的是红蛛战车的宽度。

此时战车临进入也没遇到压力,很轻松的便夹着缝开了进去。

“好热闹,他们不仅修建了这堵围墙,还把后面的土地也修建了!”

“快,让驾驶员离开这条公路,我可不想战车给人家的路压塌了。”

“这才过了八个月,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我靠,这里什么时候这么多人了,你们快看那边?”

“是不是我眼花了,我记得那里之前使我们红蛛商队驻扎的临时营地啊,怎么现在变成了一个聚集地?”

“不止是聚集地.这里简直就像一座军事要塞!”

顺着警戒墙后的公路往前哨基地方向去,走出不远就能看到基地的全貌。

回想起八个月前,这里还只是红蛛商队临时划立的一片营地,那时领地的厨师学徒们为了升级路线,被逼无奈地在营地旁搭建了一间间简易的房舍,用以遮风挡雨。

然而,时光荏苒,短短八个月的时间,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昔日破落的小房子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繁华的军事重镇。

对于长时间奔波在荒野之上、许久不见人烟的商队成员们而言,眼前的景象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震撼。

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从无到有这般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内心深处的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冲突。

“肖恩管事,里面请,领主在处理公务,还请见谅!”

“不碍事,不碍事!”

被封天民热情的招待,肖恩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同时心里暗暗记住了‘领主’这个称呼。

似乎这天元避难所已经不再按照地鼠佬的模式发展,而是走向了地上聚集地的发展模式。

这就更加值得投资了。

地下的潜力始终有穷尽之时,地上的扩张却无边无际。

只要实力足够便能一直扩大领地范围,直到发展成一方大型势力雄踞一方。

这一趟来,可真赚大了!

很快,八辆体积庞大的战车停泊在了前哨基地的停车区,占据了大半位置。

一些领地的小玩家们还在啧啧称奇,有些没搞清楚是什么情况。

但那些逗留在前哨基地的南郊地鼠佬却止不住的心惊,在商队的站车上看到了明显的基金会标志。

“怎么会有基金会的商队来这里?”

“是陆行商队,基金会果然没有放弃我们晴港市!”

“我靠,他们好像和天元的人很熟悉啊。”

“得快点回去通知管理者,这可是难得的交易机会啊,我们之前从基金会商船购买的物资都快用完了!”

确认身份,聚集在一起的地鼠佬脸都快笑歪了。

对于纯靠基金会商船补充特殊物资的晴港市而言,红蛛商队的到来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虽然没有商船那么炽烈,但也足够振奋人心。

一支陆行商队不够,那两支,三支,更多呢?

基金会肯定不会坐视晴港市这么大的市场流失,只要能将消息带回去,他们一定会吩咐更多的商队携带货物前来交易!

当然,肖恩和封天民之间的熟络模样,还是让一部分人有些惴惴不安。

但这个时候,他们也无从确认两方之间的关系,只能派人加急将消息传回,让管理者们提前过来混个眼熟。

“封队长,你们是将之前避难所附近的聚集地迁移到这边了吗?”

顺着前哨基地的侧门进入内部,肖恩好奇的转头打量四周,脸上满是惊叹与好奇。

整洁宽敞的街道两旁,人流如织,忙碌而有序。

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或是他听不懂的特殊语言,或是带着一些口音的蓝星语,各式各样的商铺里都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从生活必需品到珍稀特产,应有尽有。

肖恩不时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货物。

还真是奇了怪了,就和上一次一模一样。

本以为依照他走南闯北的经验,没见过的东西应该很少很少,但实际上大多却都是他从未见过的货物,让人眼前不由一亮。

而且街道两旁的建筑也让他大开眼界。

从坚固的军事设施到精致的民居,每一处都透露着完善的规划与管理的精细,与那些见过的聚集地完全不同!

“当然没有,这里是你们走后才慢慢建起来的。”

按照苏摩的吩咐,封天民将肖恩带到前哨基地的会客室内,接上一杯特产云雾茶递过去,接着说道。

“之前你们走的时候,我们天元领地才刚刚过万人,现在嘛已经过了十万人了。”

“十万人?!”

肖恩闻言,瞪大了眼睛,口中刚喝下去的茶水差点喷了出来。

连续几声咳嗽,他连忙放下茶杯,用纸巾擦拭着嘴角的水渍。

不得不说,对于一名商人而言,眼睛看到的繁华和数字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十万人。

这都比晴港市内那些地鼠佬的避难所多了吧。

基建发展可以理解,人口.这里的人口是怎么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