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姨娘是个小画手 / 章节正文阅读

31、后怕(2 / 2)

作品:《姨娘是个小画手

如出了命案斗殴,若是有铁器伤,那么就是蓄意伤人,罪加一等,要是棍棒打的钝器伤,大多会判“激情杀人”。很可能最多判个流刑,说不定还能花钱赎罪。再看他们带的棍棒,个个沉重,一挥之下能断人骨骼,显然是有备而来。

由于那个“活口”一个字没来得及说就咽了气,什么也没审出来,蒲县县令小小七品官,治下一气死了六个人,只得等天亮之后把案子报到京兆尹那里去。

王顺也没闲着,他一早拿了瑶光的信就套上车去了王府,先送上信,就坐在内院大门外等着。

没等太久,李嬷嬷着急忙唤地走出来,亲自来问发生何事。

王顺不敢隐瞒,把自己看到的一一如实说了,后面发生什么他没见,但听小厮婆子们说了,韩良娣大展神威,有如曾祖韩国公子附体,拿着两根轿杠把一干歹人都打跑了。

李嬷嬷听得心口直跳,一叠声地念佛,“我的天!天子脚下,太平地界,怎么竟遇到这种事?你主子现在可好?”瑶光信中当然是报平安的,她倒是不想让太妃知道这事,万一太妃一听觉得外面不安全召她回王府怎么办?可是打死了六个人呢,又这么多人看着,不报是不可能的。于是就轻描淡写把事说了。

王顺忖度着答:“娘子当时像是有神灵相助,待歹人一跑,就瘫软了,昨个歇在小陈庄。回去饭都没吃就睡了,今儿早上叫奴才来报信时,我瞧她还好,只是听王妈妈说,两个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大概是脱力了。王妈妈今儿本是要来的,可她脚扭了,立不起来,良娣一向体恤小的们,便不叫她来了,还有一个秦婆子,是昨天一起跟着的,她从没在王府服侍过,小的不敢令她来嬷嬷跟前回话。”

李嬷嬷急急地回了春晖园跟太妃回了话,太妃虽知道瑶光此时早已无碍,还是心惊肉跳,玉版等人忙安慰,“可喜良娣是有佛祖保佑着的!这不有惊无险吗?”一面又赶快取了疏散通气的药油给太妃涂了,按摩一番。

等太妃安下了心,李嬷嬷才叫了跟着王顺来的秦婆子进来太妃房中,细细地又问了一遍昨天遇匪的事情。

知道瑶光吓得噩梦连连还发了烧,太妃焦心起来,忙叫王府管家火速去太医院请了刘太医,待会儿跟王顺一起去绿柳庄。

太妃长长出口气道,“那孩子哪里知道铁铃寺呢?还不是我说了一句,她才去的。若是出了什么事,可不是因我之故害了她性命?”细想来,必是瑶光听她说铁铃寺的观世音像传神,想去观摩了画观音图给她,这才去了。

太妃越想越是后怕,又是惊惧又是后悔,转而又大怒,“蒲县县令是做什么吃的?好好的地方如何出了路匪?难道是有什么大户兼并土地,迫害佃农,叫人活不下去了?”

李嬷嬷劝道,“这事自有人操心。王顺已报了案。况且还有个活口,不怕抓不到那两个逃脱的。但王顺说,瞧着不像路匪,骑的马穿的衣裳都是好的。”

太妃略顺了点气,按下心中疑惑,跟李嬷嬷说,“叫绿雪和白露去一趟,跟瑶光说,不必画什么劳什子的观音图了,只管好好将养!唉,这孩子是走的什么运道呢,如此不顺!改日得叫人来批一批,看看有没有个什么化解的法子。这还没到五月呢,孩子已经在鬼门关走了两遭了!”又想了想道,“去把瑶光八字拿来,去太清宫找玄朴道长写个平安符来隔日送去绿柳庄。再准备四色礼品,跟他说,叫他择日给瑶光在太清宫请个寄名。”

说罢又连连叹息,担心瑶光受了惊吓发起烧难退。

李嬷嬷只好安慰太妃道,“我看这遭啊,焉知不是菩萨显灵呢?您想想看,那抬轿子用的杆子比茶杯口还粗几圈呢,又都是最结实的木头打的,别说两根,一根也有几十斤重呢,若无神助,瑶光那手臂哪挥得起来?”

太妃一想,确实如此。再想到那位不愿透露姓名家世的小公子,若不是瑶光她们在铁铃寺遇到这一行人,又在山神庙避雨时结了善缘,人家如何会暗中保护?虽然人是瑶光打的,但若是没有小公子赶来,那歹人可是还有两个呢,两人打一个娇滴滴的女子,瑶光还是危险得很。

玉版等丫鬟们见太妃脸色稍霁,赶快也都说,“可不是!良娣心诚,所以观音娘娘庇佑!”“良娣画观音图的时候不是说了,眼睛一张就能看见观音娘娘,就那般照着画的么?可见是受菩萨庇佑的!”“就是就是!”

太妃一听,赶紧合掌闭目感谢菩萨保佑。屋子里一众人也都跟着念佛念菩萨。

刘太医看过病之后回到王府回话,说是瑶光受了极大的惊吓,可幸身体强健,只要多休息几日,放宽心,应无大碍。太妃略放心,又派人送了一堆符箓和各种安神的药品去绿柳庄。

瑶光低烧了两三天,才渐渐好了。

太妃得知,终于放下心,赶紧到她的佛堂和三清像前拜了一圈,念着菩萨保佑。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得菩萨庇佑。

又隔了几日,王顺去王府请安的时候听门上人说,镇南侯府的林九公子在家和仆从练武时不慎打死了几个仆人,皇帝恼他行事无状草菅人命,将他御前行走的五品金吾卫校尉的差事给撸了,还命人申斥他爹林范教子无方,天子脚下尚敢随意戕害人命,教子尚且如此,如何能当得京郊大营统教的差事?一并撸了,令他回家先教好儿子再说。连带镇南侯都好大没趣。

太后这一次也一声不吭。

众人私下说着,皇帝少有如此不给大臣面子的,这听着也不像是太大的罪名,怎么就动了怒呢?但太后都不为自己兄弟侄子说情,镇南侯也上了请罪折子,想来另有隐情。皇帝恐怕还为他们家遮掩了。

王顺就知道,这是事发了。

冤有头债有主。林九公子丢下的那些个手下都是他的心腹,京兆尹从蒲县县令那儿接了尸首就用冰冻着放到刑部地牢里,哪能认不出人?这就是物证,再有那些马匹,马蹄铁一卸掉,里面打着马庄名号呢,一查不就知道是谁买的?更别提还有别的证据了。哪能跑得了呢?要他说,林家的人也太不把朝中官员当回事了,蒲县在京畿之侧,县令岂是普通人能当的?京兆尹更是守在皇城的,若连这点事都查不出,岂不太无能了?

也不知道林家兄妹是怎么想的,竟敢做出这样无法无天的事来。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杀过鸡么?或者杀过生的?亲手杀的那种。拿苍蝇拍打蚊子苍蝇那种不算。

我小时候杀过一只鸽子。现在还能想起来。我妈买了只鸽子要炖汤,她不敢杀,骗我(当时七八岁吧)给鸽子洗澡澡,让我把装在网兜里的鸽子扔水桶里盖上盖。鹅妈妈呀……

然后我妈还跟我大姨杀过一只刺猬。我姥姥中风后有点口眼歪斜,不知听谁说吃刺猬的活心可以治病。就这么巧,暑假的时候我(当时大概十一二岁吧)跟我妈逛早市,有个菜农抓了两只刺猬。我妈如获至宝赶紧跑回家,可是又不敢杀!家里保姆也不敢杀!因为刺猬还有刺啊!

于是我妈打电话给我大姨。我大姨来了,还是成不了事。俩人都怕刺猬扎,而且不知道是该砍脖子还是怎么着。刺猬的脖子也不很明显。

经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后,我妈搞了个硬纸箱板,让我大姨用硬纸板把刺猬夹着举起来,她拿刀从刺猬背上锯开了……(因为刺猬一直在挣扎)然后还真成功取了刺猬心,放在小勺上让我姥姥吞下去。(感觉我姥姥也是很拼了)

第一只刺猬搞定之后,大概是有了经验,并且血腥气让我姥爷那边的血统开始发挥作用了,我妈和我大姨非常利落地用同样的手法搞死了第二只刺猬。然后我大姨就回去上班了。

那天午饭保姆做了青椒炒刺猬肉。我和我妈都不敢吃,只有我表弟傻乎乎的吃了好多。神奇的是我姥姥之后真的痊愈了。(很可能是药物起作用而不是刺猬。大家不要模仿。野生动物身上有很多寄生虫和病菌。)

啊,说了好多题外话。忘了问了,女主骑驴的英姿帅吧?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lena21002个;Leonor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