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万界试炼系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99章 月球和尼比鲁(2 / 2)

作品:《万界试炼系统

围绕着太阳系边缘恒星轨道运转的星空堡垒2号战争要塞,在地表人类文明时期,被称之为NIBIRU,音译为尼比鲁,意译为渡船,又名众神之星。

关于尼比鲁行星的这个称谓,最早见于地表人类文明时期的苏美尔人神话记载中。

在这里,我先援引一段有关于苏美尔人神话时代的记载:

就像命运的安排,在一次的轨道交会中,NIBIRU走的如此接近,以至于它的一个卫星撞上了地球。

地球因此分裂成为了两半,分裂后较大的一块,及它的主要卫星在撞击后跑到了金星与火星之间,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地球。

而另一块则分裂成无数块,成为苏美尔人记录中的‘锤打成的手镯’——也即是天文学中所标记的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在苏美尔人的神话体系里面,太阳在中心,其他行星在其四周,太阳系一共有12颗行星。

苏美尔人称第10颗行星叫做NIBIRU,是他们的母星,其轨道交错在太阳系其它9颗行星的上面,公转一次需要3600年。

而在地表人类文明时期,按照地表耶纪历法的时间,西元21世纪,临近救赎之日时代前的西元20世纪70年代,有一名叫做Zecharia Sit的地表人类考古学家,在一个苏美尔人的遗迹中,发现了一张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图。

在这张石板星图上面标有12个天体,分别是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尼比鲁星。

因为在西元20世纪70年代,尼比鲁星已经在太阳系不存在,而其它十一个天体以当时勉强能往太空发射探测卫星的地表人类科技而言,都已经观测到。

所以,这名考古学家根据这个石板上的星图,在当时的地表人类社会里提出了‘太阳系内还有一颗没有被发现的大型行星’的有趣假说。

在这名考古学家的假说中,尼比鲁星是一颗有着椭圆型公转运行轨道,其轨道运行长轴远长于短轴的特殊行星。

当尼比鲁星位于运转轨道的长轴最远端时,它要比冥王星距离太阳还远。

而当尼比鲁星位于运转轨道的短轴最接近太阳时,又能到达地球附近。在这个假设中,尼比鲁星的公转周期是3600年。

虽然在当时的地表人类文明科学界,这名考古学家关于尼比鲁星的假说,因为违反了星体间的引力定律,而没有被当时地表人类文明中的主流科学体系所承认。

但是这个关于尼比鲁星的假说,却被许多地表人类社会中的奇闻爱好者,以此为根据,推导出了在西元21世纪的某一年尼比鲁星将会再次降临地球的结论。

这种基于假设而诞生的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在许多地表人类的文学家那里得到了新的加工诠释。不过在地表人类的文学家所创作的故事里,尼比鲁星一般都是作为灾难之星而出现。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尼比鲁星的来临,将会正式开启可以贯穿过去、现在、未来和所有空间的星门。

在这之后,地球将会因为尼比鲁星的到来,而引发一系列剧变。

到时,地球和尼比鲁,这两颗星球之间形成的漩涡,将会造成地球地极的偏移。

当尼比鲁星接近地球到一定距离后,还会使地球自转停止数天。

在地球大气层的上半部会出现巨大的闪光,强力的暴风将出现,在天空中形成的类石油化学产物,会如同下雨一般掉落,在地球大气层内演变为带火的暴风。

随着尼比鲁星的接近,地球的地核将会被迫对准尼比鲁星的磁场。而地极偏移的同时,会导致各大陆板块被撕裂,陆地因此沉没或上升。

巨大的海啸将会袭击沿岸,当地球的自转停止时,水的活动却会开始,海洋里面会有漩涡形成。

板块的移动会造成海洋底部下沉,进而影响到周围的海岸线。

地极的偏移将会让南北极和赤道的位置发生偏移,到时地球大气层内的气候将会经历一系列的改变。

而南北极冰帽的融化,将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大量沿海陆地会因此被海水淹没。

尼比鲁星的来临不仅只是对地球有影响,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也会受到它的影响…

我相信很多玩家朋友会和我一样,当看完关于地表人类文明时期,地表人类对于尼比鲁星的假设和猜想,会感到非常惊奇。

因为在这些假设和猜想之中,竟然映射出了很多天龙人在动用月球轨道控制系统,对地球的磁场进行拉扯攻击后,地球内部从陆地到海洋,从地极到两极的许多灾难性变化。”

“这应该没什么好奇怪的吧,众所周知,文学家们擅长在思考中,从文明的集体潜意识信息复合体里面,提取出一些与他们所思考事情相关的灵感和信息。

尼比鲁星本来指的就是星空堡垒2号战争要塞,地表人类文明时期的文学家们,在以尼比鲁星的一些零星记载为信息读取点,从地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库里面读取到有关于尼比鲁星的一些真实的信息,也是符合逻辑的。”

“哈~楼上说的这个,不就是九维度信息面的最简单信息沉降和读取的原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