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伐木工(2 / 2)

作品:《边缘世界里不可能有牧场物语

“选择工作命令:结构——木墙!”

虚白色的光影从我规划的地方浮起,形成一道透明的墙壁造型,同时浮现出了蓝图的属性。

“建筑名称:木墙(蓝图)

剩余工作量:2

包含资源:原木0/5”

这就是我选择木头的原因。只需要5块木板,就能架起一面坚固的围墙,并且十分节约工作量。

殖民者系统控制着我开始修建墙壁,动作却简单得惊人。只见我抓起五块长木板,不由分说地往地上一插,随后层层叠叠地把木材叠加上去。

随后只见白光闪过,那虚白的木墙蓝图放射出了微光,和叠放好的木材瞬间吻合,只花了一瞬间,就形成了一堵毫无缝隙的木墙,看上去就像是通过高明的加工手法契合而成,也稳稳当当地嵌入了地面。

刚开始我担心的,是系统给我建成一堵四面透风的木板墙,但看到这不讲道理的建筑……我就放心。

随着工作的开展,四面的墙很快就建立了起来,形成了稳定的室内空间,给人一种安全感。

我抚摸着木墙,发现原本木质疏松的原木,似乎变成了另外一种独特的木料,有着天然生成的木纹图案,似乎还因本身部位差异和切削时在不同切面,而呈现出不同的图案,激发了人类对于自然材料的天然喜爱。

另一方面,木材又给人视觉上的和谐。不仅仅是其柔和的反射特性,更重要的是木材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同时木材又能反射红外线,这一点也是木材产生温馨感的直接原因之一。

但是,现在的房屋就是字面意义的人家徒四壁。除了美观的木墙,其他的一无所有。抬起头,还能看见蔚蓝的天空,照耀到炽热的阳光。

但系统自动就发起了屋顶的建筑命令。

“系统提示:检测到房屋未铺设屋顶,是否铺设?”

“选择工作命令:铺设。”

系统默认的屋顶采用的是无檩体系结构,具体来说是就棒式框架结构。特点是除了上端和下端两根构件,几乎再没有垂直于坡度方向的构件,而是依靠紧密的椽条来铺设屋面板。

对于安装好的木屋架,还应该考虑屋架保温隔热的需求。像这种拥有屋架空间的房屋,更应该对整个屋架进行保温处理,否则难以应对这片干旱灌木原寒冷的深夜和炽热的白天。

一般情况下是在屋架之间的空隙填塞保温材料,但由于材料限制,我就只能用海枣树的粗大枝叶作为保温的填充材料了。

就这样,依靠着最普通的材料,和最简陋的工具,殖民者系统就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完成了这些房屋框架的建筑工作,给我带来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明明屋子外面依然是荒凉偏僻的旷野,但呆在这个独立的屋子里,就好像将荒野的孤独和寂寥隔绝开来,带给人内心的安宁。

是欺骗也好,是慰藉也罢,这样的环境确实能让人的内心重新获得力量,也对于我将孤身挑战大自然这件事,赋予更多的勇气和信心,似乎只要将自己包围起来,人就拥有了和大自然一决胜负的力量。

当我完成了建筑工作,走到屋外检查成果时,只见这栋房屋在一阵的微光闪烁后,似乎有了一些特殊而变化。

矩形木屋的屋顶,两翼呈45°相交,此时变成了一间标准的v形山间小屋(v-lodge)。一翼包含了公共空间和杂物室,另一翼为一系列缘沿倾斜地势交错排列的私密房间和储藏室。

这既保证了室外活动和出行的方便,也在住宅周围创造了利于采光的室外微气候。

鉴于这栋房屋的不远处,就是洁白的海滩和蔚蓝的海洋,这座小木屋就像一栋朴素的海边度假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