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岁的武则天(1 / 2)

作品:《大唐:因为手欠竟然成了唐高祖

李渊乘坐马车离开。

长孙无忌却是站在原地,整个人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搂着木盒,有些垂头丧气,身后的秦王亲卫也都尽皆留下来。

守护整个铁匠铺,等待金吾卫来接管。

长孙无忌匆匆忙忙的回到了长孙府,本以为长孙无垢已经离开了,没想到人不仅还在,连李世民都过来了。

长孙无忌也是开口说道:“世民,你如今不是应该在皇宫里吗?”

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相识相交十几年,不仅是有着生死交情的兄弟,而且还有长孙无垢这一层关系在。

所以在私下里,没有外人在的时候。

彼此称呼也都很亲近。

李世民见到长孙无忌回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开口说道:“无忌,怎么样,父皇让你过去有何事?”

李世民心里也是着急。

他以前一直都是带兵打仗,如今跟李建成掉了个,坐在皇宫里,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丝毫头绪。

只能协助萧瑀他们批阅奏折。

长孙无垢的消息传进宫,他也是立刻去查看了一番,发现李渊果真没有在宫中,所以就急匆匆的出来了。

如果能从侧面帮助一下李渊。

那么他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长孙无垢跟李世民相识多年,自然是知道李世民是如何想的,况且他还跟李世民一脉承之。

自然是上心的很,开口说道:“世民,陛下让我前去,是想让铁匠铺,冶炼诸葛神弩。”

李世民闻声一凛。

他的眉头皱了皱,当即说道:“诸葛神弩?这等神兵利器,足可以改变一场战争,为何父皇会让铁匠铺的匠人打造。”

“不是应该让弩坊署制造吗?”

长孙无忌斜眼看了一下李世民开口说道:“世民,你不是应该先问一下为什么有诸葛神弩吗?”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表情,然后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说道:“无忌,你还不知道父皇有多么神通广大。”

“这点东西,我已经见怪不怪了。”

长孙无忌有些诧异,他不明白为什么短短时间。

李世民竟然对于李渊如此的崇拜。

以至于夸张到毫无理由的相信。

长孙无忌想是归这么想,但是也没有犹豫,接着说道:“陛下的圣意,我也不敢擅自揣测。”

“可眼下大唐之危,终究是只有突厥一国而已。”

“冶铁锻兵之术,也是为了增强大唐的兵力,能跟颉利可汗相抗。”

李世民听着长孙无忌的话,此刻也是微微思索。

突厥是眼下的心腹之患。

李建成不日将会前往边城,朔方虽然在朝中诸位大臣的眼中算不了什么,可那毕竟是大唐的国土。

只要捷报传来。

那么天下百姓就会记住李建成的功劳,这可不比建国之前,那个时候虽然一场场的胜仗振奋人心。

可这天下太平以后,和平了两年,虽然也有些天灾人祸。

但相比较于战争来说,再多的苦难也算不了什么,百姓再也不希望流离失所了。

李世民想到这里,神情也是严肃了下来,他看着长孙无忌手上的木盒说道:“无忌,你去见父皇。”

“这木盒又是从那里得来的。”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然后把木盒放在了桌子上一推:“这是陛下命令我去做的事情,说是里面有舆图。”

“记载着三大铁矿,让我用长孙家的矿工去协助采矿,冶铁。”

“只是……”

长孙无忌说着话,神情又落寞下来。

他可是真心疼钱啊。

李世民却是没有在意,他知道长孙无忌的性格,随手将木盒打开,然后看着里面的几张宣纸。

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然后立刻将其拿在手上,就清楚了这宣纸并不是皇宫里常用的,倒是跟之前在御书房里李渊赐给李元吉的大唐龙船的宣纸一样。

李世民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宝贝。

然后仔细的打开看了看,他对于冶铁是不动什么,但是上面的数值,却是看的清清楚楚,如果真的跟图纸上所言一样。

那么大唐兵马再扩充十倍,也足够了。

李世民看完之后,长出一口气。

长孙无忌却是凑了过来说道:“世民,你看你现在也是坐镇长安了,那么这些工人的工钱,还有采矿的耗费。”

“你从秦王府给我拿吧?”

“你也知道,我长孙府没啥经济来源。”

长孙无忌睁着眼说瞎话,长孙无垢坐在一旁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李世民却是把图纸递给了他说道:“父皇,岂会在意你这点小钱,你看看上面的东西,就知道你是绝对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