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枣无枣打一杆子再说(1 / 2)

作品:《藏在深山里的明珠

一周后的上午,小雨,大卫,俊生,晓明和向华等一行人,看着挖掘机与推土机,在果园的那片土地上,把不平的地方整平。挖掘机挖出一条条界限,分出各种果林所占的面积。

晓明已经把做纪念碑所在的位置,与占地面积划分出来。李栋和季华把周围设计好后也把栽松树的位置与具体的棵数统计出来了。

大卫看着这么大的一片土地,笑着对大家说“哈哈,这么一修正,这里的这片土地栽树就有些浪费资源了。如果种蔬菜或者种粮食,每年也能有不少的收成。真是白瞎这些好地,我还是觉得种菜比较实惠。”

小雨斜视了他一眼,心想,看来就像人家说的‘某一方面特别优秀,在其他方面差不多就是个白痴’这句话非常在理。晓明满眼,满脑子都是楼房。而这位大哥满脑子不是活蹦乱跳的鸡鸭,就是土地里的蔬菜。为什么不能把目光再看的长远一些呢?

只好耐着性子对他说:我们把景区做好喽,比起你说的蔬菜与粮食还挣钱。比如一家三口来我们景区旅游,门票按一百五十元一位,孩子就不买门票了。我们就挣了三百元;其次就是因为孩子,他们肯定的玩一下游乐设施吧?既然出来散心游玩,为了一家人开心。有选择地去游乐设施上玩一下,少说也得花一两百元。

中午再在我们酒店里吃顿饭,又的一二百元对吧?假如以后,我们的动物园也办起来喽,又的花费一两百元。再去小吃街,小商品街逛一逛,还会花一些钱吧?我们还有花卉植物园,门票就算二三十元一位,也一定会过去欣赏一下的。这样算下来,而且也都是保守的算法,你们计算一下,会有多少钱?

向华笑着说“嗯,少说也能花费七八百元。”

俊生笑着说“对呀,大卫哥,假如我们景区来一百人,一千人,或者是一万人,这样计算下来,绝对比白菜萝卜挣钱多。哈哈,还不用每天忙着起早贪黑,浇水施肥。”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大卫一点脾气也没有,这已经是高下立判。

他呵呵地笑着说“嗯,小雨的这一分析,还真是这么个理。看来光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就会目光短浅了。我此时脑子也好使了,面前这些果园,也会是有收获的。我听季华和李栋两人说,植物花卉园培育出来的花卉,也可以卖给游客,还有培育的出的绿化用的树木与冬青,也都能卖给城市绿化环境。景区的潜力非常大。”

俊生朝他撇了撇嘴,心想,现在知道这个大蛋糕有多么香甜了吧?你和毛大哥只想着把钱装进口袋里,而不知道钱生钱的道理。小雨姐能给你们百分之十的股份,就说明对你们俩有多好了。还不领情地对她质疑,很伤人知道吗?

小雨问晓明“水管子接到流出水的山缝处,能不能做下伪装,猛一看上去,就像真的是从圣经湖里,通过山的缝隙流过来的。”

俊生说到“事实也是如此,就是水流较小而已。现在接过去水管子,至少我们可以随时控制水流。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水的珍贵。这里的水只有在白天或者节假日,可以多放一点水,平时最好是把阀门关闭。省下水去灌溉农田。”

晓明笑着说“正是有这个想法,才不去山那边凿那处流水的缝隙了。接通水管就是最大的保障。其实怎么伪装也会有破绽的,趁早顺其自言得好。大卫,你和李栋,季华一起参谋一下。尽快确定,果园,花卉园,与那个山丘,如何安装管道的走向,才最有利于浇花与树木。让他们每隔一段距离就得安装一个阀门,也方便我们随时用水。”

“好的,这件事就交给我们吧。已经找来四十多个临时工,把山丘那里的梯田都收拾出来了。明天就让他们过来,跟着和两位师傅划出栽树的位置,以及统计数量。水管子与阀门的问题,多多益善。”

经过一个多月规划与整理,果园和花卉园,已经统计出需要的树木与花卉。等温度再升高一些,随时都可以,把北山的松树挖出来栽到纪念碑的周围。

养花卉的花棚的钢扣框架与两个厂房的钢扣框架也都运过来正在安装固定。

晓明和小雨分别带人,以从村子那处三百多平米的池塘为终点,小雨带一队人,在南山,从山缝流出水的位置开始,沿着水流的沟壑,继续挖深,拓宽,而后用石头磊成水渠,直至磊到池塘处。

晓明所带的那队人,从池塘的北面,挖出沟壑,也磊成水渠,在景区绕了一个弯,又分出了几个支流后,最后也都流入,北山脚下同样挖沟磊成的水渠里,直通观景湖。

晓明他们磊出的水渠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会做出各种精致的小桥,也会造型各异的。试想一下,走在玻璃的桥面上,低头能看到脚下潺潺的流水,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呀?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景区内的水渠终于建成,小桥的问题还只是做了一个简易的,因为各种小桥都得精心设计一番,达到最完美才行。

这天一早,小雨和晓明带着两组人马,开始把池塘里面的污泥挖干净。

当全部淤泥都清理出来后,底部是清一色的大理石,高底不平,最深的地方有两米左右。从一块块石缝里突突地往外冒泉水,看到如此奇妙的现象,在场的人无不惊叹不已。

为了能看清楚,经过彻底的冲刷后,仔细地清点了一下,在这三百多平的池塘里,有四十多处细小泉眼。虽然泉眼都不明显,突突地往外冒水是做不得假。

晓明,小雨,俊生和向华,与在场的所有人也都是惊喜连连。

小雨激动地说“哈哈,我们发现宝藏了。有这一出奇观,给我们景区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算是最耀眼的一处景点了。”

向华也咧开大嘴,笑呵呵地说“在里面养上好看的金鱼,把周围做成广场,这里就成了最聚人气的地方。”

小雨和晓明对视了一眼,而后大笑起来。

因为他们俩都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使从南面流过来的水,流进池塘,从圣经湖里流过来的水比较浑浊,如果下大雨,从山上流下的山水,也会带着大量的泥沙,不能把池塘里的水污染喽。

两人合计后,决定就把南面磊过来的水渠,紧贴着池塘与北面的水渠相连接,这样水渠和池塘衔接处的二十多米,水渠的上方封起来,再用上一部分透明玻璃。这样既能看到水渠里潺潺的流水,又能欣赏池塘里的泉水与游动的鱼儿。

经过大家的合一,终于确定下来。

他们又分别行动起来,小雨带人把水渠改道与另一处相连接。

晓明按着先前画出的池塘的造型,把这个池塘周围切出五十公分高,在池塘往上四十公分处留出一个豁口,泉水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顺利地流入水渠。

而在水渠里每隔一段距离,也都磊出了四五十公分的高度,一旦蓄满水就流往下方,以此类崔,水渠里就永远不会缺水了。这样一番设计,简直就是相得益彰,毫无违和感。

当把池塘周围切起来后,又重新把整个池塘清洗了一遍,清切的泉水,逐渐升到流出水的高度后,就看到池塘里的泉水就像流动的透明珍珠,从泉眼里冒出来的泉水,又像一串串气泡,直至冒上水面。小雨给这个池塘取名为‘珍珠池’。

所有的人都为此名,拍手叫好。

晓明笑着说“哈哈。我们景区内有如此一个珍珠宝藏,不出名也难。”

把这里先做了一个雏形,等铺设广场时,再精心细作贴大理石。

把这一起做好后,晓明带人又去南山那处,从圣经湖流过来的水,把流入到那处地下洞穴切地的堵死,水流就开始沿着水渠流经景区,直至流往观景湖。

转眼到过去了两个月,离去东南亚考察的时间所剩无几。

李栋和季华也把景区的绿化规划设计做好,各种树木也都统计出准确的数目。而且也把栽树的树坑都挖好了,还买回来了十吨化肥。

这天一早,小雨,李红,田慧从银行提出大量的现金,和向华,大卫和季华,李栋一起,两辆车朝着季华的老家的方向行驶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来的目的地。当车子刚开到通往他们的村子的道路,就看到村口站着黑压压的人群。

小雨笑着说“这可能是季华给村长打过电话了。这些人都希望,能买他们家的树木。”

大卫笑着说“哈哈,我们能这样众星捧月以的受欢迎,是因为我们这些人,对他们来说,就是财神上门了。”

当车子来到那边杏树林和枫树林时,那家挨打的人,已经站在路边等着了。

小雨他们一行人下了车,让李红和田慧,各拿出一桶红色的油漆交给他们,让他们在树上写上序号。统计出棵数后,打电话告诉季华,然后再去别家统计,也标上序号,直到把这两种树木买足。其他树木也是如此。

小雨告诉季华和李栋,大卫一定要挑选比较像样的树木才行,歪瓜裂枣的不能要。

村长和一些村民与小雨一起谈好了价钱,说好树木必须保证成活率才能付全款。村长和村民都保证,如果出现死亡的,就给补齐,有村长与季华做担保。因为每棵树都做了标记。通过标记就能知道是谁家卖出去的树出现了问题。

小雨和李红,田慧把大卫和季华,李栋确认的树木,与数量,都拿着他们签了字的单子过来。和他们说好,付百分之五十的树款,等三月份把树送到景区后,验收清楚再付另一部分。

苹果树,石榴树,梨树与杏树,有的已经开花,只可惜,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就会凋谢。其次就是很多罗汉松等树木。

小雨在季华与他弟弟家的花棚里看过各种花卉,让他们大量培育各种名贵的花卉,下次再过来时,会买回去一部分。这次就先不买花卉了。

季华收购了许多牡丹,月季,玫瑰,菊花,茶梅球,金银花幼苗,藤本月季,长春花,这些品种的花都是有很多花色,能大面积培育,对环境也不怎么讲究,而且开花时鲜艳无比,娇嫩欲滴。

尤其是,牡丹,月季,玫瑰,菊花,最容易养殖。而天天开长春花,就是一年四季花朵不断开放。而且有种子,可以大面积的种植,市城市绿化也是最常见的品种。

两天后,确定好三月十号正式送果树,其他的树就等季华与李栋的通知。

小雨他们在这两天内,付出去了一千多万元买树的钱。景区的绿化将会花费两千多万元。

这天上午,韩市长也来到景区,看到景区内已经栽上了大片果园。从南山延伸至景区内的水渠,与珍珠池。池中泉水清澈,池内有一串串水泡往上冒,笑着问小雨“这里面有许多小泉眼吗?”

“是,所以才叫珍珠池。”

韩市长望着蜿蜒的水渠在景区内分布着,尤其是在珍珠泉,就像被一条飘带托起的明珠,又似人的一颗眼珠被下雨眼帘呵护着,不禁为此景的设计所惊叹。

他笑着对小雨说“这么美的景致,如果不是开发这里,将会永远被埋没。希望还能有更多奇迹被你们寻找出来。景区由此一景,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小雨笑着说“这些天我才发现,将要在北山做得大佛,正是面朝此处。”

韩市长走到了合适的位置后,目测了一下,也感到正是如此。这是歪打正着,还是冥冥之中的有定数呢?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小雨笑着说“为了使珍珠池更加完美,明年我们会在池中安放一座假山,与上水石,在上水石上在装饰上一些绿植,然后养在里面一些红色的金鱼儿。这样才算堪称完美。”

韩市长问“现在做的很粗糙,准备在周围做广场时一块整治吗?”

“是,现在只能这样了。新华小区盖完后,村民们搬进去。还的盖酒店,超市等其他设施。现在还不着急。尤其是水渠上面的小桥,还不是做的时候。”

小雨和韩市长,李红,田慧和俊生,又来到做好的两个大车间。两个车间紧挨着,每个车间都有七百多平米。

小雨说“韩市长,我们需要把车间,也要通上暖气与自来水。等我们去东南亚考察回来后,我们就正式签股份协议。我曾经和你说过。这两个厂子经营不包括在景区内,是属于我个人的。至于如何经营与生产何种产品,也都是我自己的事情。对景区的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给景区,和从深山里搬迁出来的人们一份工作。”

韩市长笑着说“是,你原先提出来过。你的想法市里讨论过。景区内的村民和搬迁户,在这里工作,旅游旺季也就是那几个节假日,其他时间的确无事可做。每个月还的照常发工资。发多了大家都不挣钱,发少了他们没法生活。所以有工厂,的确能解决当下的难题。”

“是,其实,我就是考虑到这种情况,才开办的这两个厂子。在节假日工厂就停产。一旦不忙时,就让他们来厂子打工。正像我先前说,一个勤快的人,每年挣六七万一点问题也没有。”

“好的。你们回来后,我们找个时间正式签约。毛老板呢?怎么没有见到他?”

小雨说“在山上盖观望亭。明天你不忙的话,我们一起上去看看。过几天,我们就要离开了。”

“好的,明天一早,我们上山去看看。”

第二天,在早上九点钟,一行人在最西面的那处观望亭的山下,开始往上攀登。韩市长让秘书李卫忠,把给刘梅办好的工作手续交给小雨。

韩市长笑着说“你们村子除了你外,你这个侄女也是个人物。听说,她当年还是我们市的高考状元。从刘梅考上大学后,你们村子每年都能考上几个大学生。而且每次选学校和学科时,也都会去咨询她。”

小雨说“她建议上大学的都要拿到会计证,这样好找工作。”

俊生笑着说“我也听说,她结婚时,有小雨姐,大哥,二哥去给她开的车。一个大老板,一个市长,一个公安局长,接新娘的车队非常壮观,已经在十里八乡传为了佳话。”

小雨笑着说“刘梅在大学期间,给文文和小武,刘明,刘华当过家教。她教的这四个孩子都考上最好的大学。所以,我们做这点小事也是应该的。”

韩市长笑着说“恐怕不止是这样吧?你还把一个家电店铺作为嫁妆送给了她。”

小雨莞尔一笑。说道“这是对她的奖励。你既然知道这么多,一定知道她的身世吧?作为一个女孩子,家庭出现如此变故,不但没有被打垮,还努力学习考出了好成绩,最主要的是,毕业时,谢绝了许多企业的聘请,回到家乡,一是想来帮助我,其次,想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你们说,她的人品如何?”

韩市长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呵呵地笑着说“嗯。人品的确没话说。经过了解后,我就毫不犹豫的给她办了,让她以副科长的身份来景区,代表市里参与景区的管理。”

来到山顶。这里的已经盖起来了五间平房,还在山的西面树林处盖了一个厕所。在房子前面,原先高低不平,此时也已经用山上的碎石铺平整,上面用水泥抹平形成了一个广场。

在山的南面那块被雨水冲刷干净的大青石,留光顺滑。西高东低形成斜坡,为了不使雨水冲着房屋与观望塔,他们磊了一个水沟,把水巧妙地引到山下。

观望亭已经盖到三层。晓明在上面看到他们上来,笑着说“我正想找你们商量一下。盖三层就可以。就像你山庄的一样。我打电话也问过爷爷,他也说太高了不合适。”

韩市长看了小雨一眼笑着说“嗯,这样就很大气壮观了。山庄的那两个观望亭就非常美观。”

小雨也说“可以,就三层吧。东面山上的还没开始吗?”

“那里的房子也盖起来了,还没盖观望亭。”

他们一行人在这里停留了半小时,整个山头周围也垒上水泥垛子,再连上铁链子就算做好了安全措施。

一行人又朝着做大佛的山头走去。

太阳已经高悬在天空,春风徐徐,感到温度适宜。这个季节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候。他们一行人沿着铺设好的小道,走在松树下,树冠茂盛,浓得透不进一丝风儿。松树的枝叶把道路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火热的太阳。

来到中间的这座山,远远地就看到已经盖起的五间房子。

在房子前面也同样用石块找补平整后,用水泥抹平。在广场的西面,也有一个厕所,在东面还盖了一处敞篷,有五六个大理石做成的长凳,供人们坐下来小憩。还有两个石桌,和八个石凳。

李红从背包里取出矿泉水,每人分了一瓶。大家各自找了地方坐下来喝水休息。

小雨喝着水,俯瞰着景区,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以前的荒芜,珍珠池里一汪清泉,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璀璨的光芒。在此处观看整个景区,磊出的水渠从南山脚下一直延伸景区内,水渠内已经储存了水,在与珍珠池连接处,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条长长的锦缎上面的一颗硕大的夜明珠。

在绿化区,已经栽上了大片果林。季华和李栋带领着一百多口人,从车上把树卸下来,还有的人正在栽树。很多树上开的花朵,还没有掉落。

韩市长也在欣赏着景区的珍珠池与水渠,他笑着对小雨说“如果来旅游的客人,不登山就会是一大遗憾。只有从山上瞭望整个景区,才能看到全景。这次上来就与先前不同了,如果再把酒店,超市,广场,纪念碑,游乐场全都建起来,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向华也笑着问“小雨姐,纪念碑是不是太靠南面了。”

“这是晓明的爷爷选定的地方。我也越来越觉得非常有道理。南边比较安静,等把一些设施盖好后,做一个好看的广场,也会修一条道路直达纪念碑,那边也会修出一个大广场的。”小雨想象着,未来的规划。

韩市长眯起眼目测了一下,说道“纪念碑,不在大佛和珍珠池的一条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