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燕王兵法操典初本!拦路提亲!(1 / 5)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太阳升起。

金陵城瞬间热闹起来。

贡院外。

朱棣、徐妙云为丘福、朱能送行。

临行前,朱棣拿出三本书,递给丘福朱能,“二哥、三哥这是我自己编写的兵书……”

从草原回来后,他就有一种强烈动手总结的冲动。

许是以前养成的习惯吧。

每次演习、或执行任务回来,总结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起初,他就是总结此番骑兵作战的一些经验教训,写着写着,就越写越大。

就在他为此犹豫,纠结之际,妙云建议他,何不结合读过的各种兵法,把各种感悟、体会都写进去。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虽然只有三四十页吧。

但包含的内容挺多的。

他结合了读过的各种兵法、实战经验、大明兵器现状。

……

朱能、丘福好奇接过,翻看同时,认真听朱棣阐述。

翻开书的第一页,是纲目:从束伍、举耳目、习手足、试比较、学阵营、操行营、扎野营、临实战、练胆气、又守哨、终练将……

“前半部分,是这回带着兄弟们,观察兄弟们作息、临战的一些内容,后半部分,则是一些领兵、练兵、作战的想法……”

……

“大辽河卫火器配置不多,但我预感,未来,咱们大明军中,火器配置一定会增加,火器与传统冷兵器如何结合,如何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我在里面提了一些想法,你们可以试着让将士们操练,临战验证一下,要是不适用就舍弃……”

要是合适就采纳。

毕竟,他对大明军队了解的也不算特别深。

“总之,就是让张老大和你们,试一试,并且总结完善,如果能成的话,就以你们的名义,上奏朝廷。”

明军缺乏一种,统一的步兵、骑兵操典。

历代兵法大家们,留下的兵书,又多是抽象归纳战争之大道,多推崇启发式教育,使人去迷,使人去悟。

越是牛人,就越不屑于将繁密如叶的‘术’铺陈开来指点。

其实不止兵法大家。

这两年,他看了很多书。

每本书,都是云遮雾绕。

启发式教育没错,启发式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大德大贤大才。

但走的太超前了。

且不能只讲道,而不屑于术。

用后世话来说,道就是基础科学,术相当于应用科学。

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中平之姿,搞不懂繁复高深的道。

但基本都能掌握术!

运用术!

中原文明崇尚高深的道,有能力的人,都去追求高深的道,写一些云遮雾绕,有关道的智慧。

却不屑于化道为术。

这恐怕也是中原文明,最终落得一个泛泛之谈的原因之一。

他编写的这本简易操典,就是专注于兵法中的术。

朱能、丘福合上书,相互对视,眼中惊讶一闪而逝。

虽然只看了几页。

但以他们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老四这本书的价值。

普通低级将领,乃至士卒,都能看懂!

军队士卒、低级将领整体素质的提升,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整体战斗力成倍的提升!

当然,里面具体的‘术’是否适用军队,还需要验证。

但老四这个想法,价值很大!

朱能笑着锤了朱棣一拳,“行啊老四,你考秀才真是浪费,什么时候,你领着兄弟们,酣畅淋漓的打一仗。”

朱棣笑笑。

或许还真有机会。

父皇已经决定,未来让大哥做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