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大明水师主力出动!(1 / 5)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翌日。

午后。

陆仲亨老家的消息传来。

陆家次子,死!

……

诏狱。

“咦嘚儿咦……”

陆仲亨尚且不知外面的消息,喝着,胡惟庸、吕本派人送入诏狱的上等佳酿,口中轻哼着小曲。

一个铜制小火锅,摆放在面前。

炭火中,汤汁汩汩作响。

小酌一口。

陆仲亨拿着筷子,夹起桌案精致碟子中,切片,白嫩光滑的豆腐,在滚烫的汤汁中,左右摇晃几下,将滚烫的豆腐,在面前香料碟子中,滚一滚,张大嘴,一口吞下。

辣椒、茴香、八角……

等香料的香味,瞬间随着咀嚼豆腐散发出的滚烫热气,充盈口腔。

陆仲亨一边倒吸凉气。

一边端起旁边,冰爽的果汁,大喝一口。

“爽啊!”

得意大赞一声。

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眯眼看着面前桌案上的膳食。

火锅、果汁……

面前这一桌膳食,很多都与燕华有着很大渊源。

这种沾着各种香料食用的火锅,本来就是燕华为同化海外疆域,推行的一种新饮食习惯。

在推动这种新饮食习惯过程中。

据说,为满足贱民日常香料需求,燕华满世界大量搜罗各种香料作物。

进行人工培育。

如今,燕华的香料种植、售卖,据说都已经成为了其民间财富流动的重要产业链之一。

火锅在大明也慢慢开始流行起来。

一个个乡土村社,也开始发的种植各种香料。

不过,大明这边,属于百姓自发行为,朝廷没有去推动,所以无论是香料的种植,还是香料的使用,流通范围都比较小。

相交之下,这种果汁流通的就比较广泛了。

燕华大规模鼓励,其治下的乡土村社种植各类杏树、枣树、梨树、苹果树、橘子树……

等树木。

把这种山地也能种植,不占用耕地的树木,当做一种补充主粮的副食品‘农作物’。

为此,朱四郎麾下的农科所,还专门研究树木的改良、种植。

搞出了什么‘嫁接法’、‘插钎法’之类,除种子种植,栽培培育各种果树的方法。

朝中以方孝孺为首,那群脑后生反骨的二五仔革新派。

对朱四郎在福建提出的,‘扩大副食品产量,代替、弥补主粮不足’的意见,十分推崇。

所以,在地方革新派主政的地区内。

大量效仿朱四郎在福建以及燕华治下的方法,推动百姓在房前屋后,村中山林、路边种植各种果树的法子。

甚至还根据治下,什么环境气候因素,恰当引进燕华农科所培育的新树种。

推广燕华的嫁接法、插钎法。

大规模种植各类果树。

果子熟了,那些‘变色区’,也就是革新区。

胡惟庸、吕本为首的倒燕联盟内部,有一张大明全图。

标注了大明治下的各个县府。

凡是革新派主政,或者主政过的县府,都被标注为‘变色区’。

据胡惟庸谋划,将来打垮朱四郎,灭了中原革新派后,要在这些‘变色区’内进行拨乱反正,铲除异端思潮。

这些他也不是很懂。

总之,这些‘变色区’内的贱民,在果子成熟后,大量节省主粮,用于售卖赚钱,积累本钱,然后购买各种农用机械、手工业机械。

农用机械,以燕华产的联合收割机为主。

手工业机械以水力、风力、畜力碾米机、各类纺织机、手摇式缝纫机为主……

总之,就是节省主粮,用来换钱。

花钱购买村办工坊所需的各类机器。

发展乡土村社手工业。

这也是革新派那群二五仔叛徒,学习燕华乡土村社的做法。

据说,这种利用农业产出积累资本,推动乡土村社手工业发展繁荣的法子。

在燕华经济研究司被称为:以乡土村社为主体的剪刀差工业化。

‘变色区’内大量种植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