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群星的遗孤(1 / 5)

作品:《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天球来到了人的面前,黑球便继续往外漂移。

暗色天体的相撞形成了以数十万公里的长度向外延展的锋面。它站在锋面的边缘,第一次看到了如此广袤无边的非簇物质,像是人走出了城市,看到了大海。

按照它的理解,向外抛洒的物质理应要么脱离,要么复回大地,重新因为引力形成一个球体。

引力是均匀的力,很难在三维空间内自然地把物质拉成平面或曲面。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它小心翼翼地接近了簇的边缘。

暗色的天体正在簇的边缘发生碰撞。它发生自转,变成正方体后,从正方体的侧面发出了信号弹,信号弹在锋面上闪出亮光,反馈了自身的角动量变化。黑球立刻领悟了其中的原理。

“物质抛洒出去时本身存在尖端。星簇会阻止自身的能量向低能量界面流动。因此,暗色单元在流出星簇时,是以一份份的方式直线流出的……又因为它存在自转,尖端在旋转中抛洒,就形成了一个空心圆锥。但真正的宇宙其空间曲率的推动已经克服了让物质重新结合的力量……所以物质怎么出去的,就会以怎么样的形式向外漂移。”

黑球回望星簇内灿烂的繁星。

“问题在于,星簇以内的部分是没有曲率力的,然而它却形成了对称的空心结构。这是怎么形成的?”

它想一定有某种装置输出了信息。

可惜的是,它,天球以及其他所有的球体都没有一窥这一太古奥秘的机会。

先前它躲在海洋星球时,感觉所有的星星都靠近了一点。现在它感觉这些星星还在变得更近。

它要快点回到天球的身边。

相距数万公里的另一侧,天球正临在李明都的面前。

那是在簇的边缘,天球的自发光照亮了自己身体上的所有明暗深浅的纹理,犹如倒映在天上的都市。

小小的团子,立在平台上,凝视着无上明星的所在。

是不是无上明星,李明都并不清楚。但他知道那一定是与无上明星或者历书具有共通性质的某种东西。

从那酷似晶面折射的世界中,暗色的物质还在不停涌现。里面折射出的星星,像是其他宇宙的倒映。

呼吸的不畅已经被消除了。膨大的表皮重新收缩起来。李明都意识到他已经重新被天球捕获,按银球所说的,那就是开始“结茧”。茧给生物提供了最适合它们生存的空间,既不会感到饥饿,也很少会觉得困乏。

他冷静地转过头去,仰望头顶这颗不可理解的明月,说:

“你认出了我。”

周围是一片杳杳寂静。

现在的他不是人体,是作为不定型在活动的。

李明都继续说道:

“你清楚地认为,我就是那个人,那个人就是我。”

这时候,天球,从自称来看,这肯定是天球在回答了:

“我看到了星星的背面,于是知道了整颗星星的形状。”

“整颗星星的形状……星星……是我吗?”

所有人类曾给出的关于两体一心与三体一心的猜想全部来到了他的脑海里。

李明都咀嚼着字面的含义,大声问道:

“你知道我是什么?那我到底是什么形状?”

天球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那疑问的语气肯定是追随天球的某个球体说出的:

“超簇失调分裂综合症候群,这种微生物的异常生长现象没有想到居然还能在现今的宇宙环境中存在。”

可能有一千,也可能超过了万数。追随天球的球体围绕着天球像是星环围绕着它们的行星。

另一个球体则说:

“这也证实了史书未解的猜测,这一现象确实不依赖于宇宙真空的能级,对时空曲率的依赖也微乎其微。”

李明都还要追问的时候,从无上明星来的光照亮了茧的后背。

他转过头去,只见所有新生成的暗色物质已经全部被球体收集。

这么点的时间已经足够黑球回到天球的边上。它悬在天球的一侧,同样看向了这个少见的重子生物。

当时,天球或者某个球体说:

“该走了。”

话音未落之际,天球开始上升。围绕着天球的球体们一一在这颗明月的周围盘旋而起。李明都所在的新茧追逐群星,系在后头,随之飞翔。

他环顾左右,那两颗眼熟的银球就在他的身前。接着,那颗小的黑球也接近了。

要是它们不在一起,他还不能从漫天的球体中认出这三颗。

茧中的环境让不定型的身体情况稍微转好。

他更冷静了点:

“这就是我的任务,是天球的需要。它要的是那种与单元一样的物质吗?”

没有球体回答他。

“这颗无上明星能不能回到过去,它现在是成为了前往其他宇宙的通口?”

这时有一颗球体出声了,是那颗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