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新律出炉(2 / 2)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为何不能与我好好的过日子?”

司马道福颔首道: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这一辈子只怕是要孤独终老了,还得指着阿驹给我养老送终。”

司马道福又远远看向了桓熙,轻声笑道:

“你不懂,见识过了他的风采,再看别人,总是觉得不合心意。”

桓济哼道:

世子的归属本就没有悬念,阿满身为嫡长子,除非是自身能力过于让人失望,否则不会有人能够动摇他的世子之位。

孔汪就是响应桓熙征辟,北上投奔的众人之一,此人品学出众,以敢言直谏而著称。

不过,引人注意的是,一同接受谢道韫管教的,除了阿满、洛娘兄妹二人外,还有周楚的女儿周幼娘。

桓熙也考虑到受害者是否会被胁迫,从而违心谅解,《梁律》有明文规定,若有此举,罪加一等。

具体罚款,视罪行轻重而定,但即便是轻罪,缴纳的罚款也不会少,重罪则更是天文数字,哪怕对于士族来说,也都会望而却步。

当然,如果烂泥实在扶不上墙,究竟是立嫡长,还是立贤,在其它朝代或许会有争议,但在如今,所有人都会倾向于立贤。

而工部尚书,则由荆州人车胤担任,车胤时年二十一岁,非常的年轻。

而等阿满年纪大一些,才会有桓熙、王猛、权翼三人抽出时间,轮流传授他治国之道。

桓济坐在殿内,仿佛是个局外人,这里的热闹与他无关。

《梁律》秉持桓熙的意志,在他的指导下修订,与《晋律》的区别很大。

鞭刑同理,最低为十鞭,最高为五十鞭,共有五等。

此前桓济纵情酒色,就没少被桓温在家书里严厉训斥。

同时,杀人者死,死刑不在赎罪之列。

徒刑是指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将其监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分为一年、二年、三年,共计三等。

话是这样说,可司马道福还是收回了目光,不再注视着桓熙。

桓济嘴上说得满不在乎,可内心已经被司马道福说动,不论是为了阿驹将来的处境,还是憋着一口气,要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他都应该接受桓熙的好意。

所谓新局面,新气象,随着梁国的建立,新事物也开始取代旧事物,譬如律法。

而桓温或许也是因此,才在将死之际,废黜桓熙的世子之位,把军权给桓冲,让聪慧的庶子继承家业。

死刑分为斩、绞二等,斩则身首异处,绞则保有全尸。

梁国六部之一的刑部,主要由编修《梁律》的法吏们组成,毕竟没有人能比他们更精通《梁律》。

杖刑最低为六十,最高为一百,共分五等,每等均以十为差。

流配有一千里、二千百里、三千里以及流放岭南共计四等。

晋武帝司马炎有二十六个儿子,却执意在嫡长子夭折之后,以智力低下的嫡次子司马衷为储君,并在死后传位于他。

司马道福冷冷回了桓熙一句:

“我与伯兄清清白白,何惧人言。”

以谢道韫的才学,此事自然绰绰有余。

“况且,桓熙以为我不知道,他之所以对我委以重用,无非是要做给阿满看,害怕阿满效仿他,将来也这么对待香孩儿。”

毕竟晋惠帝司马衷的例子就在眼前。

桓熙希望能与周家密切关系,周家又何尝不想在桓氏这艘大船上站得更高、更稳。

桓济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他其实也知道桓熙与司马道福并没有私情,可又有哪个男人能够忍受自己的妻子心里住着别的男人,偏偏这个人还是他一母同胞的大哥。

原来,桓济如今也做了父亲,其子为妾室所生,乳名阿驹,今年两岁。

如今的岭南,不少地方还是存在让人闻风丧胆的瘴气,从北方流放去穷山恶水,几乎不可能活着回来。

桓济没有再说,司马道福重新收回了目光,劝桓济道:

“既然伯兄主动示好,你别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不妨接受下来,在刑部尚书的职位上好好干,我相信,楚公即使远在江陵,也会知道你的努力,对你有所改观。”

当然,在一个政权的新兴阶段,用人的标准始终是能者上,庸者下,而不是去看他的资历、年纪。

第二章在晚上七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