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盖个炕其实很简单,又不是盖房子,复杂一点。

既然要盖炕,凌崇就去买了材料回来,郑之南让凌崇特意砸碎了一块大石头,把碎石掺到里面拌泥浆,这样会更牢固一些。

一般的炕都是洞炕和花炕,郑之南要做的炕是空心炕。

这个时候的炕,但并不完美。

郑之南的这个空心炕是从洞炕和花炕上优化的设计,这样内部空间会比另外两种大,不容易被烟火灰这种东西堵住炕道。

如果郑之南这会儿有百度,查一下后就会知道,空心炕这种炕已经在现代某些习惯用炕的农村普及了,另外两种炕早已被淘汰掉。

本来郑之南没想过凌崇有纸笔,特意拿来一根棍在地上画给凌崇看设计图案,然后画到一半,凌崇回屋里,再出来,手里就拿来了纸笔。

郑之南在这个世界因为家庭原因是不会识字的,但画画图不碍事。

郑之南看到凌崇将纸张放在自己面前,还给自己研磨,对他说:“你会写字?”

凌崇说:“虽然除了名字,家在何方,家人是谁,已经不记得了,但日常一些东西还是记得的,字也是看顾大夫写方子时慢慢想起来,拿着笔,想写时,自然就出现在了脑海里,知道怎么写,怎么念。”

郑之南一脸羡慕的说了句真厉害,接过凌崇递来的笔开始画图。

兴许是看到郑之南很向往读书写字,凌崇心里有了一个打算。

虽然这个打算是郑之南故意表露出来,让凌崇往“他想读书写字”这方面想。

郑之南把图纸画给凌崇,凌崇会做木工的活计,图纸上的东西不用郑之南多讲,他就看得懂。

有了图纸就开始干活。

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砖头,做炕主要的材料是土坯和黄土泥,郑之南在这个基础上让凌崇加入了碎石子还有水泥,水泥是郑之南用土办法,用石灰石和粘土作为原料,然后磨细作成生料,烧制成熟料加入石膏,磨成细粉而成。

虽然土,也没有现代社会的水泥种类多,制作精细,但也比纯粹的土坯和黄土泥要好。

这个时候大部分都过完了年,也都闲了下来,搞好材料后,凌崇特意青睐顾大夫的儿子顾易来帮忙盘炕。

顾易郑之南是第一次见,和顾大夫差不多高,有些黑,为人比较憨厚,盘炕看似比盖房子简单,但是活儿也不少。

凌崇和顾易做了十来天才盘好,这十来天顾易除了要做农活,就是来给凌崇盘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