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东方皇后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 417 章 第 417 章(1 / 2)

作品:《东方皇后传

枫沐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近来频发咄咄怪事,先是不知李家哪个旁支末梢的跳出来自称皇室子孙,说什么值此奸佞当道、瓦釜雷鸣之际,必要当仁不让,肩负起廓清庙堂、匡扶正义的责任。大有一副,天命所归,舍我其谁、义无反顾的姿态。就连槐乌木一个边境小县城名不见经传的原教头、现县尉也觉得这不扯淡?李璜其人实在厚颜无耻无出其右!然而在其他人眼中无异沐猴而冠、跳梁小丑的起事,它竟就那么蓬勃发展起来,以为一只手轻易就能捏死的蚂蚁,偏偏煞有介事,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该镇压的时候朝廷也不知在忙活什么,而今南边董戎乱军闹完了,什么断剑、悬剑又闹腾得乱哄哄,听说青州也发兵了,北边大云兵被挡在玉凉关外也不知如何进展,他觉得区区一个玉凉关不是事,早晚北边也得闹起来。

按说他一个小小县尉,还是樊虎死后,县官不情不愿施舍给他、没来得及上报的挂名职务,用不着操心此等国家大事。但偏生,因乱事四起,长阳忙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大有左支右绌的意思,眼见李璜军在利州南部与西部秋风扫落叶、如入无人之境,眨眼兵临城下,他如何不急?原本他还寄希望于利州自己的兵,结果才与李璜军正面对上一回,直如豆腐兵似的,一撞就坏、一打就散。利州兵指望不上,还能指望谁?总不能指望自己带三两千人就能拦住上万大军吧,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他左思右想,竟是除了劝县官大人开门投降一途,别无他法。

但是开门投降这种事又哪是轻易能说出口的?他好歹也是个带把的,堂堂七尺男儿,平时在兵卒面前庄严肃穆,很有威严,若他们知晓自己劝县官投降,看过来的会是何等目光?他下意识觉得,再不会有崇敬、憧憬、信任了。但凡他们不拿看狗屎一样的眼神看他,就是好事!为此,在投不投降一事上他再三衡量,踌躇难定。

就在这时,怪事又发生了,被他认为是豆腐兵的利州兵不知怎地,竟又神勇起来,一举直插李璜军背后,逼得李璜军不得不暂停在西边的进攻,调转矛头,与官家军队对峙在乐工一带。槐乌木大出口气,深感老天之偏爱,于是向来于鬼神之事轻蔑不已的人开始出入寺庙道观,一来感谢上天怜悯,二来祈求各路神佛保佑官兵就此消灭叛军,让自己安安心心做几年县尉。

许是老天听到了他的祈祷,官兵的优势日渐显露,叛军被压回乐工老巢,顾不上西边,西宁郡便牵头与闻松郡一商议,打算将被叛军侵占的几座县城以及南山郡再夺回来。然而靠近南山郡的福元郡有李璜军的一员大将坐镇,要夺回来非是易事,西宁郡与闻松郡太守均非大才之人,想归想,眼看无处着手,大有空谈的意思。

也就是此种境地,怪事再一次发生。不知从何处又冒出来一支军队,对李璜军占领的县城发起进攻,竟是锐不可当,短短时日就将几座县城收入囊中,很有滔滔江水倾泻直下的气势。他曾听逃来的商贾说,那支队伍初时不过四五千人,待至出师大捷、之后一气横扫数座县城,人数立时大涨。商贾说起时啧啧称奇:那支队伍看起来颇为寒碜,然装备倒是齐全,没有铁甲便穿藤甲,没有铁盾便持木盾,最要紧的是战力不俗、甚至堪称神勇。他从未见过如此整肃的队伍,合如铜墙铁壁、分如杆杆利枪,静如泰岱山岳、动如大河奔涌、摧枯拉朽。最后他得出结论,那一定是官家队伍!毕竟李璜身为太守,除了原郡城守军,另拉出一支临时组成的队伍都那般拉垮。槐乌木当过教头,深知练兵不是动动嘴皮子就成的。

对于那人的论断,他虽不尽认同,但也大为振奋,若能与这支队伍联系上,继而将对方招安、为己所用,那李璜军,或其他什么乱军再来,小小县城也不至于只能做个待宰羔羊。然而对方占领几座县城,用意为何他尚拿不准,不敢贸然动作。

不久叫他大跌脚跟的消息传来,那支队伍矛头一转开始向他所在的县城逼来。此前所占皆是李璜抢去的县城,槐乌木还以为对方或可为友,哪知转眼就将主意打到自己头上。虽说之前商贾对其颇有赞誉,但槐乌木看来,一个不知哪个旮旯冒出来的野军,多半是流民自发组织,经高人指点,又李璜军顾不上西边,防守稀疏才叫他们偷了个冷。战力也许有几分,神勇却未必,断不会比官家队伍厉害。那人不是说了,穿藤甲,提的是木盾,装备都不如自己这小县城的武卒。自己的劣势只在人数,可以找其他县城相帮,连郡里都不用惊动。

他忘记了自己面对李璜军那如临大敌的慌乱,又觉得自己勇武起来,是县官大人与县城民众的倚靠。打不过李璜军,还能打不过一支野军?

打定主意,一个月黑风高夜,他带上十名武卒摸去据说是野军驻扎地的一处山坳。先摸清敌人实力如何,才好谋划这仗怎么打不是?

本以为山坳里会是座座帐篷整齐排列,他想象中的大军营地都应该是那个样子:众多小帐环拱威势赫赫的中军大帐,营地里必然到处都是火把,灯火通明,巡营士兵整装肃容。此刻还不到三更,能听到的除了马嘶,也应该有声势浩浩的操练声,总之决然不该是眼前这般饮酒划拳的哄闹声。

山坡下的凹地里,倒是四处燃着火把,然而完全不成军势,几顶破破烂烂的帐篷,全然看不出哪个是中军大帐。其余士兵露天席地,三五成群,燃一堆篝火,火上吊一只铁壶煮酒,等酒的间隙,唾沫横飞地大讲黄段子,打闹、哄笑不已,酒热了,上去就是一大碗,毫无行军中不宜饮酒的顾忌。喝得醉醺醺、端着酒碗脚步踉跄、随意走动,大肆吆喝斗酒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