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七零年代女厂长 / 章节正文阅读

66、066(1 / 4)

作品:《七零年代女厂长

“余厂长,门市部的账都在这里。我早就想跟你汇报了,但又怕耽误了你的考试。”杨会计把账本递给余思雅,脸上难掩兴奋,“门市部这半个多月的进账顶得上很多厂子一年的收入了,也能把咱们先前欠下的窟窿一并填上,余厂长你真英明。有你领导咱们厂子,咱们一定能做大做强,成为辰山县最大的村办企业!”

果然是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余思雅不喜废话,做事要求效率,小李、马冬云、叶梅和楚玉涛跟着她时间久了都沾上了她的作风,有事说事,不会奉承领导。这个杨会计跟他们的作风明显不一样,不过也不是什么坏事,下次有好大喜功,喜欢被人捧着的领导来,就让这位会计去接待,肯定能拍得对方舒舒服服的。

余思雅含笑接收了他的赞美:“杨会计,你坐一会儿,我先看看账册。”

“诶。”杨会计捧着个搪瓷缸子,坐在余思雅对面的椅子,耐心地等着。

余思雅没管他,埋头认真地查账,一笔一笔,将门市部大半个月的销量都看了一遍,果然如她所料,前两天的销量最好,后续开始下滑,到第五天左右稳定下来,后续的日销售额大约保持在四五千左右。

十几天下来,总共卖出去了七万一千块,加上还没用完的三万多块贷款,目前养殖场的账目上确实挺宽裕的,总共有十万出头的现金。这在七十年代着实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县里绝大部分厂子账上恐怕都没这么多钱。

不过养殖场还欠了不少债务,要是将这些债全偿还了,那也所剩无几了,所以还需继续努力啊。

再看开支,养殖场的开支目前来说几乎比较固定了,人员工资,饲料费,电费油费,还有一些额外的花销,但都不大。

扫了一遍账,余思雅心里有数了,对杨会计说:“统计一下,10月、11月,员工的工资和奖金总共有多少,然后去邮电局把钱提出来,厂子既然缓过来了,那不能再拖欠工人的工资,今天下午就把工资发了,让大家开开心心的回家!”

杨会计上上个月的工资也没领,听到这话,自然欣喜若狂:“好,余厂长,你对咱们工人真是太好了,还提前发工资。”

其实也就提前三天而已,10月的工资可都还拖欠着。但这种小细节非常容易赢得工人们的好感。

余思雅笑道:“这次是特殊情况,因为10月的工资拖欠了,所以这次提前发,以后每个月还是10号发工资,通知发工资的时候跟大家说清楚。另外,把欠其他两个养殖场的款子也一并准备好,我让他们过来拿钱,咱们养殖场不会欠债赖账。好了,你去忙吧,顺便帮我叫一下小李。”

“诶,我这就去。”杨会计马上应声。

趁着小李还没来的功夫,余思雅先后分别给三家养殖场打了电话过去,让他们今天过来拿钱销账。

才过了一个月,余思雅就要还账了,听到这个消息,钱书记等人惊得不轻,搁下电话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一一通知他们之后,小李也过来了。

余思雅指着椅子示意小李坐下,然后说道:“我看过账了,目前养殖场的资金比较宽裕。你安排人去省养鸭场买一批鸭子,数量暂定一万只。另外,你去清点一下,咱们养殖场还有多少产品,大概能撑多久。”

“好。”小李马上下去安排。

等他走后,余思雅又开始看马冬云写的工作日志,进一步了解这半个月来养殖场的情况。

过了约莫半个小时,小李回来了,拿着本子给余思雅看:“余厂长,我算过了,根据现有的材料,目前大概能生产清河鸭大礼包四千二百分左右,火腿肠一万二千根,咸鸭蛋和皮蛋倒是相对宽裕,有好几万只,而且市场需求量没那么大。”

这点数量要不了五天就能卖完了。

余思雅琢磨了一下:“你给叶梅发电报,让她从接到电报之日起,限量销售,每天只卖四百分的清河鸭,一千两百根火腿肠,咸鸭蛋和皮蛋的数量不限,前两样卖完就关门收摊!”

小李搞不懂了:“余厂长,哪有有东西不卖的?这样顾客会生气吧,要是以后不买咱们的产品了怎么办?”

小李可不希望好不容易挽回来的声誉又这么丢了。

余思雅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饥饿营销这个词。别看这招俗,但有用啊,想当年,多少人排着队去买手机、奶茶,还有所谓的限量版,提前几天排队的都有,排队的人越多,这个牌子就越火。

真的是生产不了那么多产品吗?当然不是,一家代工厂忙不过来,还有另一家啊,全国多少代工企业,更何况新品发布之前还有冗长的周期,这段时间足够商家生产出相应的产品了,尤其是个别产品还是预售制,那更不会存在产品大量不足的状况。

第一年可以说是经验不足,没想到销量这么好,没准备好,那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呢?年年如此就有意思了,可偏偏就是有很多人去连夜排队购买,不少人就是吃这一套。

更何况,他们又不是故意要搞饥饿营销,确实是缺货,余思雅这么做,更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李主任,要敞开了卖,三五天就卖完了,接下来怎么办?关门吗?那以后顾客忘了咱们店怎么办?店不能关,那就只能限量销售了,让他们每天只上要卖的货,其他的都放在仓库不就没问题了?”

听到余思雅的反问,小李哑口无言,但实心眼的他还是觉得不妥:“可我们明明有货,却不卖,不大好吧。”

这种实诚的性格负责生产再合适不过,但干销售就不行了,总掌舵一家企业也不大能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

余思雅没法跟小李解释清楚人性的劣根性,越是没有,越是稀罕。她拍板下了定论:“你听的我,就这么安排下去,另外给叶梅他们写一份挂号信去,算了,你要忙生产,这件事我让马冬云去办,你去忙吧。”

小李拗不过余思雅,只能回去了。

他走后没多久,三个养殖场的书记陆续过来了。

最先到的自然是离得最近的钱书记。

进门,他就扯着大嗓门说:“余厂长,你的伤没事吧?听说你上个月受了伤,本来想去看你的,又怕打扰到你。”

余思雅笑着说:“已经好多了,劳钱书记记挂,你先坐一会儿,等人都到齐了,我还有点事跟你们说。”

“好,你受伤了还去参加高考吗?”钱书记坐下,自来熟地问道。

余思雅点头:“去了,都复习了那么久,不去不甘心啊。”

钱书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你这样子可真不像刚去参加过高考的,咱们公社那些知青们回来就开始对答案,有的哭有的笑,可热闹了。对了,余厂长,你考得怎么样?”

余思雅一边看工作记录,一边跟他闲聊:“还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