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姨娘是个小画手 / 章节正文阅读

91、722(2 / 2)

作品:《姨娘是个小画手

“她和那少年,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光明磊落。”真不可对人言的那个少年是我。十七郎在心里默默补了一句。

皇帝想起太妃前几天给他看那幅观音图。若无慈母柔肠,怕是难画出来那样的画。他继而想到韩瑶光这次生病是刘太医去看的,说她是“气血壅塞,急痛所致”,她病倒前一日是去为孟萱送行。

想必,她是感怀身世,同情那个侍者的遭遇。唉,秋扇见捐……

他在心中反复念了几次那首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必秋风悲画扇……更觉得她光风霁月,坦荡磊落。

皇帝郁闷了一会儿,大感无味无聊。他这也是近日太平无事,又连日受太后聒噪,才拿这件事当回事办,不想,自己老大没趣不说,连累十七郎受了场大委屈。

这么一想忽然又觉恼怒,她韩瑶光哪能不知打人不打脸呢?她打十七郎的脸是给谁看的?可是……皇帝一想他塞回十七郎怀里那张图,顿时又觉得心虚了。

十七郎这孩子肯定还隐瞒了一些细节没说。也不用问了,想也知道定是极度尴尬,不然韩瑶光也不会大怒。

再看十七郎,本来十六七岁的少年还在长个儿的时候,四肢纤长,脸上却还带点婴儿肥,这挨了打后两颊嘟嘟的,看着真是令人心疼。

皇帝想来想去,把导致他羞恼尴尬、导致他可爱小堂弟挨打的罪过都堆到林婉素和崔家母女头上了。若不是这个长舌妇搬弄是非,他和十七郎哪里会被人扇脸还得一声不吭受着?不仅得受着,还得给人家闷不做声赔礼才行。

皇帝看十七郎神色萎靡,两眼下都是青的,跟小堂弟说了几句好话让他回去将养,又赏了大批金帛珍玩。十七郎刚到家,皇帝又派人送来一匹骏马。

十七郎一看,那匹马正是皇帝很喜欢的,名叫“乌云踏雪”,一身黑毛乌亮中隐隐透着深紫色,四蹄是雪白的。

巧得很。

他第一次在铁铃寺见到韩瑶光时,皇帝那天骑的就是这匹马。

那天她戴着一顶帷帽,进了院子便将帽檐上的轻纱撩起,清风徐来,吹动淡绿色薄纱,衬得她容颜如玉仿若凌波仙子。

唉,不知道她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想我?

他的瑶光姐姐可没在想他。

欢爱虽然可贵,但人生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着她做呢。

她补了个觉,骑了豆沙上山。瑞莲坊的铺子不能再闲置了,她得赶紧把装修搞完。她修养这段日子,第一批包包也做好了。因为有裕和县主和张师姐背着样品,引得太清宫访问学者中许多人追问,现在包包的订单都老长了。还有,她还打算在两个铺子的后院里再盖个露天大披萨炉子呢,虽然没有番茄,但有奶酪啊!稍微改良改良也成。

还有,琴语那两张画像只能让常悦将屏风送到别院完成了。唉。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她可没时间悲秋伤怀。既然开了荤,能吃第一顿,就会有第二顿。

愉悦满足的生活让女性精神焕发。这果然是真理。

瑶光此刻就感到充满精力,自信满满,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好,甚至有些膨胀。

她坐在高脚梯上在薛娘子草率安装的“天花板”画上几朵白云,这壁画就算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在她库房中堆积的那些收藏品中找一些摆上,再做些软缎帘幕帷帐之类搞点软装修,这店就可以开起来了。

常悦不是说了么,从八月十五到九月九重阳,正是京城贵女们频繁出游的时候。到太清宫梨溪山游玩,顺便光顾一下她这个沙龙式的精品店,不是挺好?嗯,得再拿出来一些精制的餐具才行……

她正忙活着,老郡主的侍女清芷急吼吼地跑进来,站在一楼喊她,“韩师叔,师尊有急事叫你呢!”

瑶光吓了一跳,“何事?”

清芷低声道,“渤海侯夫人派人送了礼物上门致歉了。”

此时的灵慧祠中,一众人脸色都不好,老郡主身旁小桌上放着一个白瓷碟子,上面是四块颜色各异的果冻。只是,这果冻上的纹样,不是她们家点心店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支持,晋江的骚政策下线了,不用月石也能修文了。

谢谢大家。

我这几天发红包的时候有一章被待高审了,虽然点了集体发红包但是好像没发出去。有谁没收到的举个手让我看到。

中午还有更新。